按中国植物区系分区,保护区属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东北地区,长白植物亚区小兴安岭南部区。植物区系组成比较丰富,种属分布广泛。据多年的调查研究统计,有枝叶状地衣12科90种,苔类植物11科17种,藓类植物28科95种,蕨类植物12科36种,裸子植物l科9种,被子植物70科445种。在602种高等植物中有维管植物490种,种子植物454种。
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区系组成
植物类群 |
|
科 |
属 |
种 |
低等植物 |
枝叶状地衣 |
12 |
20 |
90 |
高等植物 |
|
122 |
325 |
602 |
|
苔藓植物 |
39 |
71 |
112 |
|
蕨类植物 |
12 |
14 |
36 |
|
裸子植物 |
1 |
4 |
9 |
|
被子植物 |
70 |
236 |
445 |
总计 |
|
134 |
345 |
692 |
本区的植物区系组成尽管不如热带、亚热带那样丰富,但仍具有古老、原始的成分。区内除广布第三纪孑遗种红松外,尚有黄波罗、水曲柳、核桃楸等阔叶树和古热带起源的刺五加、刺老芽、山槐等,另外还有大冰期残遗植物钻天柳及毛莨科、透骨草科等古老的孑遗科、属的发育,保护区植物种类虽然不多,但区系成分比较复杂。在植物区系组成上深受东西伯利亚植物区系、华北植物区系和蒙古植物区系的影响,起源上具有多样性、分布上相互渗透,组成上南北种类混合。区内除分布有长白植物区系的绝大部分种类以外,还有东西伯利亚分布的兴安落叶松、铃兰等;有南鄂霍次克分布的红皮云杉、鱼鳞云杉和臭冷杉等;有南方起源的山葡萄、五味子、刺南蛇藤、狗枣猕猴桃和团扇蕨等;有蒙古成分的蒙古栎、万年蒿;有欧洲分布的电灯花、鹿蹄草等;以及阿尔泰成分的菟葵和世界广布种芦苇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