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至29日,黑龙江省候鸟保护巡护员大赛在饶河县成功举办。此次活动由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WWF)和黑龙省林业和草原局联合主办,由饶河大佳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承办。来自黑龙江省30个保护单位的57名巡护员经过激烈角逐,最终来自黑龙江三环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李宇获得冠军;黑龙江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吕泓学和乌裕尔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张明义分获第二名和第三名。
本次候鸟保护巡护员业务培训暨技能竞赛旨在提升一线保护地巡护员和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鸟类监测与保护是候鸟保护工作人员最基本的职业技能之一。通过对鸟类种类、种群数量、栖息环境、健康状态等情况的监测,随时了解和掌握管理区域内所出现的鸟类信息,并对病鸟、死鸟及其栖息地开展救护、主动监测和应急处置,可为动物传染病和人类健康提供早期预警,构建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保障。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防控中心监测处处长孙贺廷表示,通过黑龙江省各级保护部门和一线人员的不断努力,鸟类种群数量呈显著增长,疫源疫病监测与处置能力明显提高,形成了主管部门履职尽责、社会公众广泛参与、新闻媒体通力支持的良好局面。本次赛会进一步提升了职业技能和管理水平,更好的服务于保护事业。
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二级巡视员宋学范指出,国家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和东北振兴,并通过《关于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重点提出,“要加强珍稀候鸟迁徙的停歇地、繁殖地、越冬地的保护管理”,这对黑龙江省候鸟迁徙保护和疫源疫病监测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此次业务培训和技能竞赛,应紧跟新形势新要求,着重解决“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持续深化“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并通过切实提升全省候鸟保护巡护员队伍的业务水平和实战能力,为助力黑龙江省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WWF北京代表处长春区域项目主任王静表示,快速识别鸟类和统计种群数量,是开展相应保护工作的基础,准确的数据是检验保护工作的答卷。提高巡护员一线工作的职业能力和业务水平,有助于管理部门和一线单位更好的完成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标。
此次大赛主要分为赛前培训、室内答题与实际考核三个部分。赛前的专门业务培训涵盖: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野生动物突发疫情应急演练和鸟类识别技巧与监测规范,能够有针对性的帮助巡护员提升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室内答题考察巡护员对鸟类监测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的掌握程度;实际考核主要包括:鸟类野外观察、野生动物疫情应急处置操作,考察巡护员的野外鸟类识别能力和疫情疫病监测技能。比赛帮助一线巡护员查缺补漏,促进单位间交流学习,支持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通过学习和积累不断进步。
本次培训和竞赛为鸟类巡护员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候鸟保护巡护员通过参加竞赛,切磋技艺、交流经验、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加强了对外合作。同时,赛事的举办通过媒体报道能让更多的人了解鸟类监测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
巡护员吕泓学说:“这是我第二次参加比赛,培训加竞赛的丰富内容让我学习和巩固了鸟类监测等基础技能,提升了日常巡护的实践经验。在比赛中,与其他单位的同事们交流也很有收获。”(中国日报黑龙江记者站 周慧颖)
相关内容转载于中国日报网